在18世纪至19世纪年代里,德国哲学界群星闪耀,竞相出现了如康德、黑格尔、叔本华这样的哲学泰斗。
要回答黑格尔与叔本华哲学思想的本质区别,则需要从他们的哲学思想源头——康德哲学体系出发。
康德在哲学史上好比一个蓄水池,在此之前的一切哲学流派皆流向康德,而在此之后的哲学流派又都由康德这个蓄水池流出。
黑格尔和叔本华对康德的批判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的方向。
其中黑格尔通过发展康德成为了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标志着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完成。
而叔本华在时间上几乎与黑格尔是同时代的人,然而,他的哲学是属于未来的。正是他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个转折,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出场揭开了序幕。
可以说,他俩的哲学思想核心本质不同之处在于:
黑格尔哲学思想标志着传统理性主义的完成,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则是非理性主义的开端。
这篇文章,我将从他们对康德哲学体系的批判和继承发展,具体说说他们的哲学思想区别。
黑格尔建立了辩证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黑格尔从康德出发,但并没有在康德面前停却下来,他一方面吸收了康德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另一方面又去掉了康德哲学中的唯物论成份,从而建立了庞大的辩证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黑格尔对于康德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尤其是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思想表示特别的赞许。
长期以来,有不少哲学家总是把时间、空间的有限与无限,世界的简单和复杂,必然和自由等等截然分割开来,视为毫无联系或水火不相容的东西。
康德却独具慧眼,看到了它们的“二律背反”,即矛盾的关系。
他认为康德的二律背反是把无条件者的理性理念,应用到世界上而引起的矛盾,即把世界看成一切有条件者的总和,或把世界本身认作无条件者、无限者而引起的矛盾。
他对康德的二律背反的矛盾思维给予很高的评价;但是,康德的二律背反有两点使黑格尔感到不满意。
一点是黑格尔认为世界充满着矛盾,不仅仅是四个二律背反,有多少概念发生,就是可以提出多少二律背反。
二是康德哲学中(包括二律背反)还存在着自在之物、质、时间、空间等等的唯物论的成份,还没有建立起纯粹理性王国的哲学、逻辑学。
在黑格尔看来:
“康德对这些二律背反不是从概念本身去把握,而是从宇宙论规定的已经具体的形式去把握。为了使二律背反纯粹,并用它们的单纯概念加以讨论,所采用的思维规定,就必须不是从应用方面去看,也不混杂着世界、空间、时间、物质等表象,必须除去这些具体质料,纯粹就其自身去考察。”
黑格尔在批判康德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了纯理性的哲学体系,这种哲学体系是彻底的辩证唯心主义体系,它有两个特点:
第一,纯思辨的理性体系这种纯思辨的体系,就是以理性概念为本原的体系。它以绝对概念为出发点,以绝对精神为归宿点,整个哲学体系就是概念运动的体系。
在黑格尔看来,对思想王国,作哲学的阐述,即是说从思维本身的内在活动去阐述它,或说从它的必然发展去阐述它。
纯概念就是对象的核心和命脉,正如它是主观思维本身的核心与命脉那样。这个逻辑的本性,鼓舞精神,推动精神,并在精神中起作用,任务就在于使其自觉。
第二,矛盾运动的体系黑格尔哲学体系,有个显著的特点也是突出的优点,就是通篇贯串了矛盾的辞证法,在矛盾中把握思维和事物的本质。
他认为:
“思辨的思维唯在于思维把握住矛盾并在矛盾中把握住自身。在于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或者说乡在否定的东西中把握肯定的东西。”
黑格尔这种矛盾辩证法的思想,贯串于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批判了抽象同一的思维方法,建立了具体同一即对立统一为核心的辩证逻辑的体系。
因此,我们可以说黑格尔的哲学是从康德的哲学出发的,同时又扬弃后者,发展了后者的理性思维,建立了庞大的辩证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
黑格尔的理性哲学体系,抛弃了康德哲学体系中的唯物论成分,这是一种倒退;但他大大推进了以对立统一为核心的辩证法,建立了完备而系统的辩证法体系,这又比康德的哲学前进了一步。
叔本华建立了反理性的哲学体系对于康德,叔本华虽然奉之为“人类的伟大导师”,但他还是在对康德在继承的同时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与黑格尔不同,叔本华着重强化康德的反理性成份,抛弃或改造了康德的理性辩证法,从而建立了以主观意志为本原的反理性的哲学体系。
叔本华对康德哲学的继承和批判,与黑格尔走着不同的道路。
他不仅在柏林大学讲台上要与黑格尔比个高低,而且在学术上也要与黑格尔决一雌雄。
他极端厌恶黑格尔的理性辩证法,认为:
“在黑格尔派谈康德哲学的文章中,竟遇到一些真是难以相信的神话。如何教那些从才茁芽的青年时代起就被黑格尔的胡扯扭伤了,损坏了的头脑,还能够追随康德那种意味深长的探讨呢?他们早就习惯于把空洞的废话当作哲学思想,把最可怜的诡辩当作机智,把愚昧的妄谈当作辩证法。”
可以说,叔本华这是把黑格尔列为“一生之敌”了。
叔本华的思想是一个典型的反理性的哲学体系。
虽然他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看到理性在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作用。但从整体来看,他贬低、抹煞理性的作用,夸大主观的直观、意志的作用,建立一种唯意志论的反理性的哲体系,其具体内容和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世界是我的表象”在叔本华看来世界有两面:一面是表象;一面是意志。
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不是认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而是通过感官去认识世界的表象。他毫不含糊地说:
“‘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将它纳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识罢了。”
叔本华认为所有一切表象中可以分为直观表象和抽象表象(概念)。他非常强调感
性直观的作用,认为:
“只要我们一直是纯直观地行事,那么,一切都是清晰的、固定的和明确的。我们既已确信直观是一切证据的最高源泉,只有直接或间接以直观为依据才有绝对真理”。
“在这里是如此,在任何地方也是如此,直观总是一切真理的源泉和最后根据。”
叔本华无限夸大表象和直观的作用,从根本上来说是不科学的,因为他颠倒了客观与主观、客体与主体的关系,否认了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和标准。
第二,“世界是我的意志”叔本华认为:仅仅从表象去考察世界还是片面的,还只是停留在现象上,而必须通过更深入的探讨,达到意志第一的境界,才算说出了问题的本质,因此必须说:
“世界是我的意志,意志是第一性的,最原始的。”
叔本华这种唯意志论或意志第一论,包括如下一些主要论点:
“意志是谜底”,世界上的现象(表象)纷纭复杂,变化万千,它们的“谜底”、“本质”是什么呢?
叔本华斩钉截铁地说:
“这个谜底叫做意志,这,也唯有这,才给了这主体理解自己这现象的那把钥匙,才分别对它揭露和指出了它的本质,它的作为和行动的意义和内在动力。”
“意志这个词儿,好像一道符咒似的要为我们揭露自然界中任何事物的最内在本质”。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和意志本原论由此昭然若揭了。
万物是“意志的客体化”,叔本华从唯意志论和意志体论出发,进一步阐述了人的意志与世界万物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世界上各种事物的现象虽不可数计,无限杂多。但它们有个统一基础,这就是意志。
他不同意机械论把意志这概念囊括在力这概念之下,而且恰好反其道而行之,把自然界中每一种力设想为意志。
叔本华公开主张意志是万物的本原,万物是“意志的客体化”。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低等生物到高等动物,“意志的客体化一级比一级明显。”
第三,宇宙“皆备于我”叔本华以“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为前提,必然导致万物、宇宙“皆备于我”的结论。
他认为:
“世界除了表象和意志之外,就不能再是别的什么了。任何人都能看到自己就是这意志,世界的内在本质就在这意志中。同时,任何人也能看到自己就是认识着的主体,主体的表象即整个世界。”
“所以在这两重观点之下,每人自己就是这全世界,就是小宇宙,并看到这世界的两方面都完整无遗地皆备于我。”
第四,“人生是痛苦”,“世界是无”叔本华非常重视人的问题。他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最后部分说:
“所涉及的是人的行为,是和人直接有关的题材。”
他把这部分称之为“实践的哲学”,而以前的部分叫做“理论的哲学”,他认为:
“无论在什么地方,哲学除了解释和说明现成的事物,除了把世界的本质,在具体中的,亦即作为感知而为人人所体会的世界之本质纳入理性的明确而抽象的认识以外,不能再有什么作为。”
叔本华从唯意志论去考察人,特别是考察人的幸福和痛苦。认为意志和幸福是经常发生冲突的,意志受到阻抑就叫做痛苦。
与此相反,意志达到它的目的则称之为满足、安乐、幸福。这就是说,某个人的欲望、意图落空了,就叫失望、痛苦;其欲望、意图达到了,就谓之快乐、幸福。
叔本华还把痛苦的根源归结为意志。所以,在他看来,人生本质上是痛苦的。由意志产生意欲,由意欲产生动机,由动机产生活动。
人受意志的支配与奴役,他无时无刻的忙忙碌碌无非是寻找些什么,每一次寻找的结果,无不发现原是与空无同在,最后不能不承认人生原是一个大悲局,人生却全是痛苦。
他认为人的性欲是生命意志最强烈表现,其目的是为自身保存和种族繁衍。
但是,人最终走向死亡,或者说,人一生下来,就一步一步走向死亡。虽然人不断和死亡进行着斗争,但“到了最后必然还是死亡战胜,因为我们的诞生就已把我们注定在死亡的掌心中了”。
叔本华用唯意志论去探求摆脱痛苦之路。既然意志是痛苦的根源,那么摆脱痛苦的途径是意志的否定。
意志的否定,包括禁欲和死亡(自杀亦在其内)。在叔本华看来,意志愈是激烈,则痛苦愈大,即:
“如果要解脱我们这样的人生,就必须否定这生命意志。”
叔本华这样的人生观、苦乐观,虽然暴露了在悲惨的世界中人生痛苦的某些现象,
也看到了幸福和痛苦、生和死的相对性,但从总体来看,叔本华这种唯意志论的人生观是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
他既没有找到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社会环境;也没有给人们指出摆脱人生痛苦的道路。
他给人们灌输的是佛教等教派取消意志,逃避现实的禁欲之类的虚无主义思想。
用他的话说:
“在彻底取消意志之后所剩下来的,对于那些通身还是意志的人们当然就是无。不过反过来看,对于那些意志已倒戈而否定了它自己的人们,则我们这个如此非常真实的世界,包括所有的恒星和银河系在内,也就是无。”
这种虚无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能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境界,只能把人们真正引向地狱。
综上所述,黑格尔和叔本华在对待作为他们共同起源的康德哲学上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他们一个强调理性的至上地位,把理性万能化;一个贬低理性的作用,把理性工具化,转而强调人的本真的情感和意志,进一步限制了理性的能力和权利。
一个强调抽象认识,认为只有理性能够把握真理,一个强调直观的把握方式,认为只有在直观中才能发现本真的自我。
一个认为主体能够完全反思自身,所以客体是主体,物自体和现象就是统一的,提出了符合形而上学传统的只能为思维把握的本体论。
一个认为主体不能把自身当成对象,主客都不能被实在化,继承了康德的现象从属于物自体、实践理性优于理论理性的结论,进而提出的“意志” 是一种超越主客分离的某种活力或倾向。
一个要求恢复传统的理性主义形而上学,一个认为直观的艺术优于思辨的哲学,要求把哲学艺术化。
可见他们对康德哲学的不同方面的强调所带来的巨大的分歧,恰恰代表了传统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之间在某些观点上的根本的分歧。
正是他们两个人的哲学在对这些问题上的这种显著分歧代表现代西方哲学与传统哲学的决裂和分道扬镳。
前者代表了西方传统哲学的集大成,而后者则代表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始。
这正如他们二人的命运,黑格尔在世时声名显赫,但他死后不久他的哲学就遭到现代哲学多方面的严厉批判;而叔本华在世时极不得志,其哲学也在很长时期内不被人所知,但在他的生命的最后两年却声名鹊起,在其死后更是被人推崇备至。
其他网友回答:“黑格尔哲学思想与叔本华哲学思想本质区别是什么?”
这是个很难用三言两语说清楚的问题。
难说清楚,并非不能说个大概。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黑格尔和叔本华,两个人的哲学思想毫无共同之处”。
一具体点儿讲——
第一,黑格尔哲学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体系;而叔本华没有自己能够自圆其说的哲学体系。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在康德试图解决休谟造成的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发展困境所构建的哲学体系之上建立起来的,但同时是对康德哲学的充分“扬弃”——突破和发展。黑格尔哲学,几乎达到了德国古典哲学的顶峰。
叔本华,严格来说,没有自己的哲学体系。他的理论框架,试图照搬康德学说体系,但一开始,他就把康德的“物自体”和“意志”看作是一回事。因此,西方哲学史经典作家认为,“叔本华的体系是康德体系的一个改制品”。
第二,黑格尔哲学体系十分严密完整;而叔本华哲学中只有意志和伦理。
康德哲学,是笛卡尔一直到休谟哲学的延续,而且将其前辈的成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但是,康德体系也遇到了“形而上学”和“物自体”的矛盾,于是不得不以四个“二律背反”做一种调和。
黑格尔哲学的大厦,建立于康德哲学的基础之上,但他大大跨越了康德。他的哲学,对本体论、认识论,对历史、国家,对法和道德,都做出了自己的解答。黑格尔认为,一切都是在自我矛盾中发展的;所有一切,都是自身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当然,这种规律,体现的是“绝对精神”的“否定之否定”。
反观叔本华的哲学,其对本体、认识、历史、国家等等哲学本该关心的东西,都不关心。他的哲学中,只论及意志、伦理。他认为,意志第一,世界不过是意志的表象,人的肉体也是意志的表现。意志的本质是自私,这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同情或恻隐之心是道德的基础和标准”。
第三,黑格尔哲学是活生生充满激情的体系;而叔本华哲学则是很罕见的“悲观哲学”。
黑格尔哲学极其“晦涩”,比康德哲学还要难懂。然而,深入进去,就会发现在他表面佶屈聱牙的概念和论述内部,隐藏着满满的激情;在严密逻辑之中,蕴含着对世界、历史、实践不停滚动向前发展韵律的揭示。这大约是黑格尔登上大学讲台不很久就名满天下的原因;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一百年后他的思想追随者仍然布满天下;尽管黑格尔的后学很快就分成了不同派别,相互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但恰如此,才有从中诞生了新的思想伟人。黑格尔哲学,是“快乐”哲学的典型代表。
而相反,几乎没有一个专业人士,不认为叔本华哲学属于罕见的悲观主义。
叔本华认为,人生是自私和卑贱的。知识和文明的进步于事无补,只能带来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引起新的痛苦以及新的自私自利和不道德行为。所谓“美德”,诸如爱劳动、坚韧、克己和节俭,都是经过洗炼而美化了的利己主义。“知识越多越悲苦,增长知识的人是增加了烦恼。”“历史是永无终结的一连串谋杀、劫杀、阴谋和欺骗;如果你了解其中的一页,你就了解了全部。”
二黑格尔和叔本华两个人也不是完全没有“共同之处”。
第一,两个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黑格尔生于1770年,1831年死于霍乱。叔本华生于1788年,1860年故去。
第二,两个人曾是柏林大学的同事。
不过,这两个人应该没有直接的交往。
有人说,叔本华曾受到黑格尔等名家的打压,这是完全没有根据的臆想。1820年,叔本华向柏林大学提出了任教的申请,当时在该校任教授的黑格尔投过赞成票,叔本华之后被聘为“无俸讲师”。
但叔本华颇为自信地把自己的课安排在与黑格尔同一时间,以致最多时也只有几个学生来听课,于是第一次应聘就这样草草收场了。
后来,他第二次回到柏林大学任“无俸讲师”,可惜的是,听课的学生仍然寥若晨星。
1931年,叔本华从柏林大学退休。这一年,黑格尔是柏林大学的校长,之后不久病逝。
不知道是不是在大学授课极不顺利的原因,反正叔本华十分仇恨“哲学教授”,包括黑格尔、费希特和谢林。后两个人的名气和影响力都不小,费希特还当过叔本华的老师。
黑格尔和康德一样,都是“学院派”学究式人物。两个人除了研究学问和教书,与他人没有更多交往,更别说有什么个人的“过节”和恩怨。人们说起这两个人,往往会以“木讷”和“不解风情”来形容。打压后学,太不可能发生在他俩身上。
黑格尔的著作有:《精神现象学》(1807);《大逻辑》(1812-1816);《哲学全书》(1817);《法哲学原理》(1821)。他关于哲学史、美学、宗教哲学、法哲学和历史哲学的讲演录,由学生整理出版,收集在1832年起出版的《黑格尔全集》中。1795年写的《耶稣传》1906年出版;1893年还出版了《道德体系》。
叔本华的著作有:《充足理由律的四种根源》(1813);《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论自然中的意志》(1836);《伦理学中的两个根本问题》(1841);《附录和补遗》(1851)。其后,还有他的妹妹编辑的《书信集》等。
需要说一句的是,除去上面这些书籍,其他市面上售卖的其他冠以“叔本华著”的各种书籍,比如《人生的智慧》等等,皆为国内一些人士从上述书中摘录整理而成。
三黑格尔哲学,体现了西方近代哲学的“连续性”;叔本华哲学,则反映着这种“连续性”的中断。
西方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开始,他创建了第一个近代西方哲学的体系。他的“二元论”倾向,实际上开创了西方近代哲学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两大发展方向。
从笛卡尔开始,这两大哲学派别,无疑都围绕“知识何以可靠”及“人的认知边界在哪里”展开。
休谟从“因果关系”入手的的怀疑主义,使经验主义其实也使唯理主义走进了“死胡同”。
康德说,休谟哲学把他从沉睡中惊醒,他试图以“先天综合判断”来解释空间和时间,并以此消融休谟对“分析方法”和“因果律”的责难。他通过“三大批判”来论证“知识何以可靠”、“人的理性边界在哪里”。其实,康德最早对科学怀有极高的兴趣,并写有不少著作,他无法否定科学已经发现了的事实及规律,于是,不得不承认有不可完全认识的“物自体”存在,并重新回到了笛卡尔“二元论”的“原点”,只是,他提出的四个“二律背反”,要比笛卡尔深刻得多。
黑格尔继承了康德的学说,抛弃了他的“物自体”部分,更深入地“挖掘”“二律背反”,得出结论说,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由自己的内部矛盾导致转化和发展,一切都可以从矛盾运动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上升趋势。只是,他认为,这种矛盾运动和发展,是“绝对精神”的演化。
所以,马克思在惊叹黑格尔哲学精彩的同时,感慨他的哲学“头脚倒置”了。
叔本华自称自己的哲学有三个来源——康德、柏拉图和七八世纪印度的《奥义书》。
其实,除去一些概念的名词,很难说他的哲学与康德和柏拉图有多少关系。不过,的确在他的哲学中,深深浸透着《奥义书》的“轮回”思想。他认为,世界、历史、人生都是“轮回”,因此才毫无意义。
叔本华在世时,他的书卖得很不好,几十本?几百本?一直到尼采站出来大声为他推销,这才使叔本华和他的著作在19世纪的后三十年有了一些名气。同时,尼采也发扬光大了他的哲学,把“意志第一”演变成“超人哲学”。尼采同时继承的,还有叔本华对最广的民众特别是妇女的蔑视和仇恨。
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20世纪,成为了希特勒和德国纳粹最直接的理论根源和思想武器。
其他网友回答:他们都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事物的本质,在我看来黑格尔是偏重于人和意识的作用,叔本华也强调意识的作用。我觉得他们的哲学思想没有本质区别。
其他网友回答:叔本华的哲学更通俗贴近人的思想,易于让人接收
会让人有心灵的触动,如同尼采的哲学一样具有煽动性和说服性
黑格尔的哲学晦涩,要在生活中那就属于老学究形的,一般人难以接收和理解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同一。
围绕这个基本命题,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黑格尔在论述每一个概念、事物和整个体系的发展中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这种辩证法的原则,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惊人的大胆思考之一。
他的著作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创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其指出:“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结果,认为他自己的哲学就是“绝对观念”的最高表现,普鲁士王国是体现“绝对观念”的最好国家制度。黑格尔的哲学是为普鲁士专制制度辩护的,在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提出了有价值的辩证法思想,认为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它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而其内部矛盾乃是发展的源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将实践融入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恩格斯后来给其以高度的评价:“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在这个体系中,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自我意识的确定性
自我意识思想是黑格尔哲学思想的理论精髓,也是国内哲学界备受关注和推崇的部分。在黑格尔看来,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发展中的一个环节。在它之前的环节是意识环节,其功能表现在能够区分自我和对象,否则,思维就会陷入混乱。自我意识环节真正进入真理的阶段,以内在的自我意识作为其思考的对象和内容,既说明其矛盾性,从而为自我意识的发展指出困境和出路,也显示其思维辩证法的精髓,如何让思维和概念像流水一样自我流动起来。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论述关于自我意识的确定性时提到“我就是我们,而我们就是我”。自我意识由此找到它的“转折点”,即由个体的自我意识进入到普遍的自我意识的关键性过渡环节。具体说来,自我意识就是在人类精神自身发展过程中处于意识之后,理性之前的一个特定阶段。黑格尔用三个小部分论述了自我意识的确定性,即Ⅰ“自我意识自身”、Ⅱ“生命”和Ⅲ“自我与欲望”。
首先界定的是自我意识的对象是与此前的意识的对象有原则性的区别。意识是对对象的意识,而自我意识是对自己的意识,即反思。自我意识的对象是真理性、确定性的知识。而自我意识的确信、确定就是通过扬弃对方才达到的。体现在Ⅲ“自我与欲望”,即自我意识与他者的关系,自我意识的“满足”只有在别的自我意识里才能获得。“别的自我意识”就是Ⅱ“生命”,“它是一个有生命的自我意识”。为什么是生命?前提应该是作为一个活着的而不是死亡的人,才会有“欲望”和对死亡的“恐惧”,才会有后面的主人与奴隶关系的辩证法。同时,结合贺麟先生对黑格尔生命的解读,生命分三时段:即有生命的个体,有生命的历程,及种族三者。有生命的个体是内部的统一成为主体。有生命的历程是外界的征服,即内外合一为实在。种族是延续,群己合一。生命的个体就是自我意识。所以侧重的是生命的历程和种族。这也就不难理解这部分提到的“生命的过程”“生命的诸环节”“作为过程的生命”等表述的目的。生命的过程是对抗和战斗的过程。生命之为生命,因为有外物与之差异和竞争。个体一定要经过种族的阶段,才成为个体。这也就是个人与类之间的辩证关系。即使个体消亡,其精神延续,个体只有在种族中,才是真正生活。
那么“我就是我们”就是自我意识自我否定、自我发展、自我返回过程的生动体现。他人的自我意识、自我的自我意识,我们在差别性中重新走向各自自我的统一。我们都不再是从前的自我,都有了新的内容。这就是自我意识间相互的活生生的生成过程。这一过程的如何实现就是黑格尔辩证法的精髓。
叔本华哲学思想中表象(presentation )的含义:
意志是世界的本质 ---
(1)人的躯体也是自我意志的表现。
(2)动物的各种活动都受生存意志的支配。
(3)植物的活动也受生存意志的支配。
(4)整个大自然以及无生命的事物也不例外。
(5)理性及表现形式也只是意志和欲望的表现。
(6)知识也是意志的工具。
康德指出:因果律是先验的,所有的经验知觉都是处于主观之上,不可能区别或认识物自体。而叔本华指出:仅用直观就能获得经验对象。关于物自体的知识,是通过理智这种内在感觉而获得的,它只在时间的形式中被认识。 [2]
美学成就
叔本华是个涉猎广泛的美学家,他对音乐、绘画、诗歌和歌剧等等都有研究。他把艺术看作是解除人类存在的痛苦一个可能途径。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部分,他对柏拉图表示了敬意,在这里他讨论了艺术以及艺术的积极意义。他指出艺术是独立于充足理由律之外的表象,所以它能摆脱意志无处不在的诉求。而这种艺术的表象和柏拉图的理念论有相似之处。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为了解释这样一个问题:遇到的各种事物中,有些事物与另一些如此相似,如果不是因为它们的个体性就几乎分辨不了。于是就有了共相和殊相的问题,在柏拉图看来,只有理念是永恒的,而经验世界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叔本华意识到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康德的物自体有异曲同工之妙,康德指出:知识只是在认识表象而不是自在之物;柏拉图指出:认识的经验世界不是真正的认识对象,只有理念才有意义。 [3]
叔本华借鉴了他们两者的思想。康德的物自体不能被完全认识但能被直接认识。意志作为自在之物,不从属于时间、空间和因果律,因此不是个体化地被认识。柏拉图的理念则可以在作为意志的客体化在客体化的对象中被找到。所以一切艺术就是对理念的直接把握,是理念的一个具体显示。这种把握和显示同样具有一种绝对的普遍性和超时间或空间的本质,所以它就能将人类从永不休止的欲求中解脱出来。于是美也就具有了极高的价值。艺术家作为天才,可以把握殊相中的共相,通过理念把现象和意志相分离,这种能力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艺术品具有一种超时间的本质,而音乐同时具备超时间和超空间的本质,所以音乐不只是对理念的复制,它还更接近意志其本身。所以它也就具有一种更高的价值。音乐和表象世界几乎是并列的存在。但这种美都只能使人们从意志那里得到暂时的解脱,因为这种对于美的诉求只能使人陷入意志其本身的陷阱中去,所以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
伦理学见解
综述
叔本华指出伦理学是很简单的一门学科,他从人类行为的动机出发探讨人类道德的基础。人类行为的动机可以分成三种:希望自己快乐,希望他人痛苦,希望别人快乐。这三种动机分别概括为利己、恶毒、同情,其中利己和恶毒是非道德的推动力,只有基于同情是真正的道德行为。
利己
很多表面上的道德行为都是出于利己的目的而做出的,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是个人名誉和法律规范。出于个人名誉的道德行为其目的隐含着满足自己的意欲,希望自己获得他人的敬意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满足。而迫于法律规范的道德行为则是为了规避法律惩罚,免于自己受到损失而做出的。这些行为是没有真正道德意义的。出于这种目的的极端形式是:一切都是我的,别人什么都没有。基于这个原因的庸俗情况就是常看到的,那些为了生理需求上的诸如食欲、性欲以及舒适等等要求而发展出来的极端不道德行为。 [4]
恶毒
第二种非道德的动机是恶毒,它的目的是希望别人痛苦。恶毒是无处不在的,但一般它的程度都是轻微的,普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漠视和反感。人类用礼貌和聪明来掩饰这一动机,所以背后的恶意中伤和谣言诽谤便相当常见。恶毒的两大根源是嫉妒和幸灾乐祸,嫉妒是与生具来无法摆脱的卑劣人性,因为嫉妒的东西本应是受到敬佩和感动的。而幸灾乐祸可以说是恶毒的普遍现身,没有比幸灾乐祸在道德上更一无是处的了。出于恶毒的极端形式是:尽其所能地伤害别人,一切残忍的行为都只是将幸灾乐祸付诸实施的行径。一切的非道德行为都能由以上两种动机中推导出来。 [4]
同情
真正的道德是非常稀有的,真正道德的人也是万中无一。人们会对那些道德行为产生敬意正说明了那些道德行为与众不同,是不可思议的。叔本华引用卢梭的话说:人们不会对比自己幸福的人产生同感,而只会对比我们不幸的人感同身受。即我们的直接同感只局限于对他人的痛苦,而不是安逸。因此,同情实质上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将他人与自己视为一体。从同情出发,直到高尚无私,慷慨大量,一切对于美德的赞美词汇都出于此而没有其它。
叔本华将从同情出发的伦理学基本原则定为:不伤害别人,尽量帮助每一个人,其对应的两大基本美德是公正和仁爱。公正表现了同情的否定性质,即不能忍受他人的痛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伤害他人。而仁爱则表现为同情心的肯定作用,它比公正更高一个级别,即看见他人痛苦,就象自己受苦,从而使自己去帮助每一个人。这两者都是极端罕见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的,即便再没有道德的人也无法否认
其他网友回答:哲学观点上
黑格尔的哲学观点: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
叔本华的哲学观点:世界的本质是意志,事物是意志的现象或表象,意志与表象的关系是建立在人怀世界的关系的基础之上的.人生就是意志的表现,意志是无法满足的渊薮,而人生却总是追求这无法满足的渊薮,所以人生就是痛苦.
区别
他们的哲学观点是本源对立的.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客观独立存在的,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形式.叔本华的意志哲学则认为世界是由于"求生存意志"的内在原动力推动的.
打个不恰当的个人理解比喻
黑格尔相信有上帝的存在,但是这个上帝他基本上不受你影响,他玩他的,你玩你的,当然了你还在他创造的世界中,你只是他的一部分而已.
叔本华则相信没有什么上帝,大家都是为了生存而已.不论是世界和个人,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作为个人来说,大家都想生存的更好,自然就会产生需求,不断的索取,当需求满足不了的时候,人就会感到痛苦.
其他网友回答:谢邀。叔本华重点放在感悟人生研究人性的善恶,研究人性和伦理道德,类似于儒家伦理道德与佛家人生悲苦的拌合。所以形成了他的悲观主义哲学;
黑格尔从批判康德的物自体,着手把物质和精神加以融合,寻找物质变化和人的精神世界变化的自身规律,阐释否定之否定规律,最后达到绝对精神,完成了唯心主义辩证法的集大成。
其他网友回答:黑格尔与叔本华同时开课,前者门庭若市而后者却门可罗雀,也许是因为当时正处于一个时代的变迁转折点,"超前"的消极的个体主义的叔本华当时还未被受关注,而黑格尔恰到好处的表达了绝对理念的积极的崇尚国家主义和历史发展具有必然性的哲学的顶峰。但随着历史周期性发展叔本华更被后人所重视。其实他们的哲学正反映了世界本身的复杂性,只是哪一个成了时代思潮的显性特征。如果按照黑格尔关于哲学与宗教关系的阐述看:前者是基督教的而后者是佛教的,前者是积极的集体性的而后者则是消极与个体生命的。
其他网友回答:黑格尔和康德作为近代的哲学大家,对近代社会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者哲学思想有相似的地方,但同时也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们都以康德哲学思想为出发点,最终黑格尔成为了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建立了自己的哲学宏大体系;叔本华则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大门,对现代西方哲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黑格尔在继承康德思想的基础之上,并没有完全沿着他的路径走下去,而是实现了对康的思想的扬弃,彻底的忽略了康的思想中唯物论的成分,从而开创了他自己的庞大的辩证唯心哲学体系。他的体系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是纯思辨的理性体系,第二是矛盾运动的体系。
纯思辨的理性体系就是完全以理性概念作为其体系的本原,将绝对精神作为思想的归宿点,也就是从思维本身的内在活动去阐明事物的本质,纯概念是他研究对象的核心。矛盾运动的体系,黑格尔善于运用矛盾的辩证法,在矛盾运动中把握事物的本质,批判了同一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建立了以对立统一为核心的逻辑体系。他的辩证法同样对后来的马克思产生了巨大影响。
叔本华同样也是继承了康德的思想,但是他走上了黑格尔截然不同的路径,他的《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艺术深刻的阐明了其反理性的哲学体系,主要包括: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以及“宇宙”皆备于我三方面内容。
世界是我的表象无限夸大了表象和直观的作用,他认为感性直观是一切真理的源泉和最后依据,但是这其实颠倒了主客观、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世界是我的意志,同时他也认为不能仅仅停留在表象之上,而是要经过深入而细致的探讨,达到意志第一的境界,他认为“万物是意志的客体化”,以唯意志论作为思想出发点,阐述了意与世界万物的关系。
叔本华以二者为前提,最终得出了“宇宙”皆备于我的结论。他认为世界除了意志和表象之外,不存在任何其他东西,任何人都能看到自己就是意志,世界的内在本质就在人的意志之中,每个人就是自己的全世界。
叔本华与黑格尔曾经作为同事在柏林大学教书,由于当时黑格尔很受欢迎,二叔本华有自视清高,认为黑格尔是诡辩学家而已。于是,叔本华想与黑格尔一较高下,就将自己的课程安排与黑格尔放在同一时间,结果是去找叔本华上课的学生越来越少,最终没了,由此可见二者哲学思想在当时的受众程度。不服气的叔本华最终说,真正的智慧是得不到人赞赏的。也算是二者之间的逸闻趣事了。
总总体上来说,二者的哲学路径不同,但是他们的哲学思想如今都已发光发亮,引起了众多人们额的关注,在世界各地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们也应该被他们深邃的思想魅力折服,甚至要去超越他们的思想,
其他网友回答:叔本华与黑格尔哲学的对立
戴维·E.卡特赖特
虽然叔本华以获得任何能被他用于贬低这位绝对精神哲学家的信息为乐——他甚至还嘲笑过J.T.赫尔梅斯(J.T.Hermes)那本极其畅销的感伤小说《苏菲从梅美尔到萨克森的旅行》(Sophies Reise Vom Memel nach Sachsen)是黑格尔最喜欢小说之一的事实——但他对黑格尔的敌意不仅仅是出于他对黑格尔在德国哲学界崇高地位的妒忌。尽管叔本华将自己哲学与学术道路的失败都归罪于黑格尔的做法有失公允,但他的憎恨却是因为他觉得黑格尔是一个将寻求个人利益的提升置于真理的推进之上的伪哲学家而进一步地加深。这同叔本华所持的真理是哲学唯一目的的信念直接抵触。
叔本华认为,为了在生活中获得成功,黑格尔将自己变成了教会与国家的走狗,因为他无话可说,所以他不得不在满是晦涩术语并在由杂乱、不时荒谬的辩证法的文字游戏来运行的繁杂句子结构当中掩饰他思想的匮乏。黑格尔的风格蒙蔽并误导了学界,而叔本华也看到了晦涩之物被等同于深邃之物。更为糟糕的是,在他看来,正如黑格尔那结结巴巴、咳嗽不断、毫无条理的授课风格被他人模仿一样,他那可怕的写作风格同样成为仿效的对象。拙劣之作如今成为美文佳作。叔本华断言道,真理在赤裸时被看得最为清楚,但黑格尔所写的东西却有着不止七层的面纱,而这些面纱下面则空无一物。
叔本华对黑格尔的敌意表明了他对哲学所怀激情的阴暗面。黑格尔是叔本华哲学上的敌基督,这一观点使叔本华不会去寻找两人哲学中任何相关联与相类似之处,而这一直都是叔本华为进一步证实其哲学所作努力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未去就黑格尔这样做过,而他也从未想过要这样做。但两人都坚称,用黑格尔的话来说:“任何真正纯粹的哲学都是唯心主义。”或许,作为这两位哲学家都希望加以否认的谢林留给世人财富当中的一部分,他们都同意以下观点:一切事物的本质都具体表现为千差万别、互为对立的现象,这种独一无二的本质在其显现于大自然各个等级的过程当中向着更具表现力的具体表现形式迈进,直至其达到人类这一巅峰物种。对这两位哲学家来说,笛卡尔哲学对心智与物质、智性与自然所作的截然区分乃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
就我个人理解,他们本质的区别在于:黑格尔试图用科学的思维主导哲学方法论找到世界运行的规律,探究世界的本质,进而找到人类存在的意义。叔本华则认为世界运行的轨迹已定,如同钟摆,看不见的手,在操控,所以,世界从诞生开始,就是走到它的对面,死亡是世界的结局,也是人类的。
下一篇:现在社会有哪些可怕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