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子认为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理想社会?
滴滴
11-23
0

老子的这句话,是讲小农社会和小农经济才是理想的社会生活状态。这句话进一步的真正含义,则是说一个精神独立和人格自尊的问题。

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领邦之间可以互相看得见,鸡鸣狗叫之声相互听得见。百姓自给自足,到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正是老子认为的理想社会。老子认为,国家管理的规模要小一些,管理的事项要少一些,小国寡民的管理模式,则能让国与国之间相安无事。

那么要多小呢?最好是小到村子与村子的距离。在这样的小国中,百姓完全自给自足,独立生活,尽量不求他人,所以“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春秋之前的周朝社会,是集体公社的管理模式。百姓的生产和分配都是由官吏直接管理,人们必须一起劳动,一起生活。到了自耕农时代,经济到户,各家各户自给自足,百姓之间各自独立。

独立的小农经济,似乎一向被我们所诟病,特别是在崇尚经济共同体的现代社会,更是如此。似乎小农经济就是不思进取,既落后又缺少规模,无法形成合力。

但如果我们将眼界从经济的角度放开,就会理解到,小农经济并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更为重要的,它是一个精神独立和人格自尊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个人越是独立,则人与人之间越缺少交往。

就像现在的我们,拥有着较强的独立性,而现在的城市生活中,住在同一个楼层单元的人,往往也是“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认为这种独立自主的生活,恰恰符合天道的秩序。反观那种由管理者直接组织和控制的集体生活,都建立在严格的阶级基础上,完全破坏了每个人“自富自化,自正自朴”的可能。

那么独立自主的个人之间,关系该怎么处理呢?

老子在《道德经》中也给出了答案:“有德司契”,人就按照契约办事。如果有人不按照契约办事,甚至有人侵害他人权利和生命怎么办呢?

老子同样说得很明白:“常有司杀者杀”,那就交给司法机构进行处理,伤人性命就应该依照法律处死。

在这里请让我多说一句题外话,老子认为国家管理的事项越少越好,但并不是说国家什么都不管理。老子认为国家只需要在军事、司法、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上进行管理就可以了,其他的事项就应该完全放手给老百姓。

老子所处的时代,世袭贵族控制下的集体农村公社解体,大量独立自耕农出现,是中国春秋时期最显著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老子从自耕农的身上,看到了一种新的社会景象,这个景象也的确成为了之后二千多年中国农村的景象,并且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老子认为,天道无处不在,本身固有,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独立自主。天道的秩序是平衡和谐的秩序,所以独立自主的人们之间的关系,才是平衡和谐的关系。

事实上也证明,凡是强行破坏农村小农经济和土地所有制的做法,最终都遭到了失败。农村集体公社的做法,在王莽新朝时实验过一次,在二十世纪中期也尝试过一次,最终都因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终止。

我们的农村仍回到了老子描述的“邻村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景象之中。这种相对独立的自主生活模式,符合老百姓的生存繁衍,安宁与幸福的需要。

这种无为而治,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陆贾(西汉思想家)在他的《新书·至德》中,有了更形象的描述,请允许我摘录一段:

“君子之为治也,塊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吕里不讼于巷,老幼不愁于廷。近者所无议,远者无所听。邮驿无夜行之吏,乡吕无夜召之征。犬不夜吠,鸟不夜鸣。老者息于堂,丁壮者耕耘于田。”《新书·至德》陆贾(西汉)

这样的理想社会,难道不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社会吗?

其他网友回答:

小国,百里为王分封制,国小周朝大。文王百子,子各有封地曰国,不是现在国之意。鸡犬相闻,就两国交际可听到鸡犬叫声。
说明白点那時的一个小国也没有现在一个乡政府管下的人多,所以小国寡民。
老死不向往来是假,总不会交界封闭吧?只有在战乱不和才会封闭,不是欣欣向荣的景向。能不通婚走親串友吗?其实是互不侵犯之意。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约迟复为欠,个人之见望凉解!老子是道家创史者,和孔夫子齐名...可算是那个年代之奇人。那个年代我认为是今天安定团结。和各人自扫门前雪,末管他人瓦上霜有异曲同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也就做好自已的事别添麻烦……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的小国寡民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都是道家思想所追求的理想社会。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没有繁杂的国家机构,没有庞大的军队,也没有强权统治下所认同的价值观,更无名利纷争。每个生命尽情地绽放一份独属于自己的精彩。

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舒适,过得快乐。没有战争,没有劳役,百姓之间从生到老死都不来往,没有了利益纠葛,没有了矛盾冲突,尽情享受生命的价值。

远古蛮荒,刀耕火种,自然环境恶劣。交通唯有双足丈量,行遍一隅,恐怕都要用尽一生。在当时来说小国寡民确实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偏安一隅,远离纷争。从我国西南偏僻的一些少数民族部落的历史可以窥见一斑。

人类的贪婪与自私注定了人类的不平静。人类的野心随着交通能力的逐步提高而越来越大。如世界警察—美国,仗着一小时打遍全球的能力,挥舞着大棒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吆喝!

电影《笑傲江湖》中风清扬叹到:“大家都是皮毛骨肉,何必把天下搞得如此之乱!”名与利挠乱了人心,挠乱了天下。天下从来就没有太平过,小国寡民也难存在。

北美印第安人是美洲土著居民,就是北美洲的小国寡民,后被美国白人殖民者所屠杀。美国白人今天的欢乐是建立在屠杀印第安人的基础之上。弱肉强食,一直就是世界的丛林法则。落后不仅会挨打,还可能被灭亡,小国寡民在今天也只能是一种理想而已。

小国寡民和世外桃源很美好,是我们民族心中的一片净土,是对和平的向往。它与儒家的大同世界和佛家的极乐净土,都是人类对美好的向往,是一种理想化的社会。

面对全球化的今天, 机遇与挑战威胁并存,我们中华民族应团结一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老子把“小国寡民”作为理想社会,这是由他作为周廷史官的特殊地位所决定,对化解剧烈动荡时代的困局,给出的一个“治理方案”。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敷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广土巨族,盛世空前。

不过,好日子也就延续了二百年出头。

前770年,平王被迫东迁,是为东周。从此就开始了春秋战国的动荡时代。

周廷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争霸,战乱不已。

好处是,知识和文化从宫廷走入民间——诸子百家出现了,众鸟争鸣,群芳斗艳。

如果不是周王室掌控力严重衰退,这种局面大概率不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这只是一个方面。

时势不济,混乱加剧,是令诸多“有社会责任心”的贵族知识分子愿意站出来,发表对时局看法,提出治理天下学说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这是时代的需要。

上述两个方面的因素,促进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局面的出现。

老子学说,就是在这的条件下面世的。

纵观诸子百家,大体可分为两类——试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是一类;恐天下之不乱,挑是非以图利的是另一类。

前一类,是诸子百家中的大多数,可称之为“有社会责任心”的学说,主张管不管用另说;后一类,则玩心机、挑是非、耍阴谋、谋私利,以苏秦苏代之流为代表的。

老子无疑属于前一类。

可是,由于各自经历不同,所居立场不同,诸子百家提出的“拯救天下”的理论和方法也必然不同。

老子的“理想社会”,或者叫“社会理想”,是与其的特殊经历和所居立场密切相关的。

《史记》载,老子者,“周守藏室之史也”,也就是周王室的国家档案馆里,专门负责历史资料和记录历史的研究员一类。

就是说,老子对西周或者更早的典籍、历史等等是有专门研究和独到见解的。

《史记》亦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其人”,虽没明说,周公制礼,指周公当无疑问。

老子说,你说的这个人,骨头都已经腐朽没了,只还剩他说的话我还记着。

他后面又说了一些话,大意是说,君子运气好,就驾着车出去做官;不逢其时,就只能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荡了,云云。

总之,老子对孔子一心要克己恢复周礼很不以为然。

为什么?

因为老子对西周历史认真研究过了,凭他的学识和聪颖,特别是对天道的认知和理解,他一定认为,西周气数已尽。

正所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史记》云: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他彻底失望了,伤心了,所以才悄然而去。司马迁没说他走的时候骑没骑青牛。

儒家,比如孔子,也是要“拯救危世”的,他提出的方案,是“克己复礼”,所谓“一日克己复利,天下归仁焉”。

这是主张,大家每个人都按照西周的礼制约束自己,天下就一定太平安定了。

只是,青睐他这个主张的人不多,首先各家大小诸侯就都不听。过去是天下土地皆归天子所有,交了“皇粮”剩下的才归自己。而且,住什么房、穿什么衣、坐什么车,连搞个文艺演出几个人跳舞唱歌,周礼都有严格规定。

诸侯们占领道德高地会说,这怎么让我们发展生产,怎么改善生活,怎么提高文化素养?

于是纷纷僭越。连鲁国士卿季氏,都敢在自己庭院里用天子规格的六十四个人奏乐跳舞了。孔子大骂:“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尽管孔子出身也是贵族,当然没落了,自己学问很不错,也相当努力,但在老子眼里,他仍然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子。

《庄子》里,透露出了这方面的一些信息,恕不赘引。

司马迁也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当然,“儒学亦绌老子”。太史公说,这叫“道不同不相为谋”。

老子凭自己的学问和见识认为,治理乱世,靠恢复西周的礼制是不行了——“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怎么办呢?

他认为,凭他对历史的了解,还要更彻底一些。这就是——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样,也就不会出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局面。

老子的主张,不是“乌托邦”,不是凭空的想象,而是出于他对上古更早的“结绳”时代的了解。

那个时候,极不发达,人们没有更多欲望,相互不来往,因而也不会有战争,人们皆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吕思勉先生说:“先秦诸子,关于政治社会方面的意见,是个有所本的,而其所本亦分新旧。”

他说,农家代表的是最古最简陋的思想,君臣并耕,不讲王权,交易只论量不讲质,等等。

关于道家,他认为,《老子》一书,从思想到语言,反映的当是部落战争发展起来之前或对这种战争表示反对的“逆反思想”的反映。这个时期,还在夏之前的阶段,很可能是相当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这个说法,很有其道理。后人在很大程度上曲解了老子。包括“无为”等等。

这就是老子以自己的独特经历,为“拯救乱世”开出的“药方”。

吕思勉先生认为,诸子百家里,只有法家能够从实际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其他网友回答:

诸子百家中,主流是儒家、法家和道家。

其中,儒家和法家,在态度上属于一类,主张积极入世。世界那么乱,但我要去改变。而怎么改变呢?

儒家主张复古,认为现在之所以这么乱,是因为大家不尊周礼了。所以,在方向上,就要往后看,要回归传统。



法家主张开新,认为现在之所以那么乱,就是因为大家没跟上变化。所以,在方向上,就要往前看,传统的东西要改、要彻底地改。

儒家和法家,只是方向上不同,一个主张复古、往后看,一个主张开新、往前看。但是,它们的态度是一致的,即积极入世。世界乱了,那大家就要行动起来,去恢复秩序。

但是,道家则不是方向的问题,而是态度的问题。



道家认为世界之所以那么乱,就是因为儒家想复古、法家想开新、大家都想改变世界,然后世界就乱了。所以,道家在态度上是消极出世,等你们这些搞事情的人都不搞事情了,世界自然不乱了。

无论是儒家、法家还是道家,都不是告诉小人怎么修身养性的学问,而是告诉君主怎么实施统治的学问。

但因为态度上关涉了“你是谁”,以及在方向上关涉了“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所以自然就会往信仰和精神世界上延伸。然而,我们一定要清楚的是:它们最初都不是什么过于形而上的哲学,而是政治学,具体说是关于统治的学问。



老子在态度上是出世的。但还是得问一下:老子在方向上是往后看还是往前看?

肯定是往后看。

要记住一点:中国的法家是个奇葩。无论古今中外,传统时代的先贤们的总基调是今不如古,越是从前越是迦南美地,越是以后越是人间地狱。

但是,老子这个往后看,跟其他各家就不是一个时间尺度上的区别。儒家往后看,也就看到三代,主要是西周;墨家往后看,也就看到大禹时期。而老子往后看,则是直接看到了文明尚未开化的远古时期。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使国家(翻译成城邦或聚集部落更合适)变小,使各种器具存而不用,使百姓安土重迁。这样的话,即便有舟船车马,也没有使用的必要;即便有盔甲兵器,也没有用武之地。最后,大家集体退化到“结绳记事”的远古时代。

既然已经退到了远古时代,那么连国家的存在必要也没有了。这会不会陷入霍布斯的利维坦呢?即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道家关于远古时代的现象,不是利维坦,而是老子所说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吃得香、穿得美,住得好、玩得爽,这就是道家的理想世界。



同时,庄子也对远古世界做了想象,与老子大体不差。即“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意思是呆着也不知道该干啥、出去也不知道该去哪,含着个肉干、开心的不得了,吃饱了肚子、四处闲逛。

所谓小国寡民,是不是把老百姓都变成二傻子了?对!这就是道家追求的本来状态。但这是打比方。比方的目的不是真要回到远古时代,而是说远古时代的生存状态是有好处的。而好处就是不争。既然不争了,那世界自然也就不乱了。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为什么又要“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呢?

傻子跟傻子在一起,也能打起来。打架也是一种交流。一旦交流了,人就变聪明了,自然也就争起来了。所以,怎么才能禁止两个傻子或两拨傻子打起来呢?那就是“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欧洲人到来之前,北美的印第安人就是这种状态。而一旦欧洲人来了,印第安人的苦日子也来了。



而又为什么“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呢?

太大了,就没法统治了。非但老子这么想,轴心时期的西方人也这么想。

柏拉图认为最佳城邦是5040个公民。雅典却有两万公民,把女人、孩子、奴隶以及外来商人都算上,就超过十万人了。这么多人,没法统治,所以雅典应该退回到5040个公民的规模。但为啥是5040人呢?因为这个数能被10以内所有的数字整除(从2到10)。但柏拉图没算好,因为5040的一半,即2520就够了。



柏拉图迷信数字,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就朴素多了。咱就别玩数字游戏了,直接用眼睛看。我站在高处、四眼一望,然后就行了。城邦就是我目之所及的范围,再远的地方就不要了。

咱们中国的老子,则是靠听的。到底多大?不用一个个地去数,也不用费劲用眼睛去看,听声音就够了。“鸡犬之声相闻”,村口张三家的狗叫了,我能听到,这就是咱的国。

还是那个前提,老子的学说是统治学,即教统治者如何统治国家的。所以,这些都是打比方。既然是打比方,那我们就不能聚焦在故事上,而是聚焦在故事的寓言上。实际上,就两点:一个是不争,最好的政治秩序就是不争;一个是自然,即“治大国如烹小鲜”,别折腾。不争,才能无为;自然,就是统治。

儒家向后看、法家向前看,但儒家和法家都是积极进取的。为什么老子偏偏消极避世了?

孔子、孟子,生活在今天的山东地区。在当时,这里算是周礼保存最好的地方。或者说,就是一个鲁国文化圈。因此,儒家的大人物,基本都从这个地方出。他们要复周礼,也就清楚了。生于斯、长于斯,目之所及、耳之所闻,就是这些。

而李克、商鞅,包括后来的韩非,主要在晋国一带。“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这是春秋。但晋国比这猛,竟能搞了一场从大夫到诸侯的华丽转身。所以,晋国的礼崩乐坏早已令人发指。因此,这里孕育出了“离经叛道”的法家。



但法家过于形而下,所以需进一步形而上和抽象化。这就需要借助荀子这个大儒了。后期的两个法家人物,韩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

然后,再看老子和庄子,一个是陈国人、一个是宋国人,但具体出生地已经不可考。大体可以归类为楚国一带,而陈、宋两国也接近楚国。于是,可以认为道家是荆楚的产物。

司马迁的《货殖列传》,基本是两千多年前的一篇地域黑。他是怎么记述楚国的呢?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埶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你看这个描述,跟小国寡民,是不是非常相似?有时候,不是凭空想要小国寡民,而是地广人稀本就小国寡民。庄子见过远古社会吗?没有。但庄子凭啥说国家之前不是利维坦,而是“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因为老子和庄子在楚越之地就已经见过了。大家都是这么过日子的,而且过得很舒服。

儒家,是在周礼基础之上来想象理想世界。法家,是在礼崩乐坏和高度竞争中来想象理想世界。道家,则是在楚越之地的生活方式中想象理想世界。

但,法家偏实用,也就是太具体了,不够抽象。不抽象,就难以公约,难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儒家比法家强一点儿。因为周礼是二阶抽象,儒家则是在周礼基础上的晋阶抽象。道家虽然是从一阶或零阶的生活方式中引深,却足够抽象。所以,老子的学说,你怎么用都行,都是大道至简。

而无论怎么抽象,其具体主张也都是来源于现实,都是从现实的社会和人文环境出发,进而勾勒出一个理想世界的想象。这种想象的目的,都是为当时的乱世找到解决方案。

其他网友回答:

对于理想社会的想象,是所有先哲们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

什么样的社会形态,才是最好的社会形态?古人很早就已经开始进行了想象。古人提出了“大同社会”这个词,认为“大同社会”,就是最好的社会形态。但是,究竟什么才叫做“大同社会”,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模本。

有人认为,尧舜时代算是一种大同社会。但是尧舜时代物质财富严重的短缺,别的不说,就这一点,就不能说“大同”。如果“大同”就是大家一起贫穷的话,这实在没有什么意思。

后代的农民起义者们,每次在起义的时候,都会提到“平均地权”或者“均贫富”或者“均田免赋”这样一些想法。但是,这种想法,有一些模模糊糊的“大同”的影子。不过,就这一点,其实就是办不到的。

陶渊明写过《桃花源记》。在陶渊明的这篇文章里,讲到了“大同社会”,里面是一个没有战争也没有等级差别的社会。但是最后,连陶渊明自己都否定了这个社会。这就表明,这样的社会是根本不存在的。

孔子是对理想社会进行了最大关注的人。孔子的理想社会,就是西周初年,在周礼规范下的分封制社会。孔子要求人们要“克己复礼”,他一直在试图恢复那时候的社会形态。但是很明显,孔子的做法是失败的。既然那样一个社会,最终变成了春秋战国的样子,这也就说明,就算孔子真能让社会重新回到西周初年。往下发展,迟早又是一个春秋战国。

当时对理想社会进行想象的,还有老子。老子曾经提出过“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这种“小国寡民”社会模式。老子认为,只有社会进入了小国寡民,才不会引起战争和杀戮,因为小国寡民就没有能力这么干。

现在我们提到子讲的“小国寡民”社会形态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很好笑。因为老子所讲的这种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

中国向来是一个大一统的社会结构,只有大一统的天下,才是一个稳固的天下,小国寡民是不可能存在的。就算我们能够对天下进行重新洗牌,把国家划分成很小很小的部分,但是也并不能排除纷争。

因为所遇的社会,都是阶级社会,都是建立在少数人依靠暴力,占据大多数人财富的基础上的。既然这少数统治者,能够占领国内的财富,当然就会去占领别的国家的财富,所以暴力纷争总是会产生的。虽然是小国,发展起来,不是也成为大国了吗?

西周初年所分封的就是小国,后来不是也变成大国了吗?

所以,我们会觉得老子的相像,似乎有些可笑。

不过,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老子,可能理解错了。

事实上,老子的这种思想,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反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一直就在努力实现小国寡民,为什么这么说呢

举个例子,比如汉武帝所采用的“推恩令”,其实就是一种在大一统模式下的“小国寡民”化。汉朝初年的时候,是由几个大的藩国组成的,汉武帝把这些藩国分得很小,就是在实现小国寡民。只要变成小国寡民了,这些藩国就没有力量和中央政府对抗,国家就能够保持太平了。

除了在地方上实现小国寡民以外,中央也在努力实现小国寡民。

在朱元璋之前,朝廷是掌控在一个或者几个宰相手里的。宰相的权力是很大的。宰相的权力很大,也就意味着他们会对皇帝的权威形成挑战。所以,朱元璋就把宰相这个职位废了。朱元璋废掉宰相,也就是实现中央权力的小国寡民。只要权力分得够细够小,朝臣的力量就不会很强大,就不会对皇权构成冲击。所以我们看到,虽然明朝后来出现非常多的大臣之间的权力纷争,但是皇权一直非常稳固,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朝中却并没有任何变故,这就是小国寡民的好处。

可以说,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一直就是后世在努力实现的社会模式。不过,这是建立在大一统皇权基础上的小国寡民。不知道老子知道他的思想,以这种方式在后世出现的时候,他会怎么想。

(参考资料:《先秦诸子研究》等)

其他网友回答:

现代,己经验证了这些,过去人们生活中没有文化误乐,下大田起哄,磨洋工,女人们,东家串西家,说三道四,翻弄是非,真正的事情没人愿干,社会效率低下,人们没有干勁,现在,生活节奏快,闲荡的人少了,社会更和谐了。

其他网友回答:

现代人类越来越崇尚自由之路,丢掉了自信,丢掉了梦想,丢掉了希望,连娃娃都不想养了!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究其原因?大多都是来自生活中无形的压力。

从古论今,纵观历史,我还是非常赞同古人的伟大智慧,只可惜时代不同了,现代人生活的节奏已经完全颠覆了古人的想象,经过不断的创新与努力,开拓与竞争,从天上到地下,整个世界无不充满了科技带来的冲击与享受,突飞猛进的社会发展趋势完全超出了我们自己的想象,而这一切的一切也并非是大自然与人类相处时产生的碰撞所带来真正想要的东西……

没有了蓝天的白云,失去了清新诱人的空气,少有了田野中无束无拘的畅想与欢乐,使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仿佛变得越来越沉重也越来越模糊。我不由的想问?我们到底是在前进的道路上走向了毁灭,还是在无法后退中选择原始的过去踏步而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是不需要任何刻意的追求,一旦打破了天地万物之间的平衡,我相信最终都是无法挽回的灾难。物极必反,才是大自然警示教育我们最根本的正确选择。

其他网友回答: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命的禅法,就是生命的安静。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世外桃源的生活,总给人以遐想和力量。

子曰:小国寡民,鸡犬相闻,直至老死,不相往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相争,天下混乱。老子的思想精髓就是“道”和“德”,以“人之道”效法上古圣贤。老子的“小国寡民”,是希望没有战争,没有苛捐杂税,天下太平。那里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百姓应有尽有,没有私心杂念,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到处一片文明祥和。这是一种超脱现实的理想主义社会,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而我们现实社会中,利欲功心勾心斗角,常常被折腾得忧郁丛丛,精疲力竭。物质上不受牵制,精神上才能独立。生活到最后,终归于心。内求于心,才能真正的超然物外。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生活得越理想,心地越纯洁,陶然于无忧无虑,自由自在。老子的“天人合一”充满智慧,是人间真理,是生命的指路明灯!

和为贵,忍为高。只有超高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类才能和谐共存健康向上,让生活简单美好,让人生快乐有趣!(原创)

相关内容

经典智慧语录老子
经典智慧语录老子,1、仔细想来,人生安排的每一个阶段,种种困难、变...
04-03
道家的老子和儒家的孔子谁的...
道家的老子和儒家的孔子谁的出生更早些?:老子出生公元前571年,孔...
11-23
老子为什么被后世尊奉为“神...
老子为什么被后世尊奉为“神”,而孔子只被尊称为“圣人”?:老子作文...
11-23
老子对孔子说:其人与骨皆已...
老子对孔子说: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那道德经过时了吗?:道...
11-23
为什么在老子之后,再也没有...
为什么在老子之后,再也没有中国人能写出超越道德经的著作?:佛教在传...
11-23

热门资讯

2022梅雨季节是什么时间(今... 大家好,2022梅雨季节是什么时间,今年梅雨季节是几月份开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有什么办法可以永久去除口臭(永... 大家好,小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永久去除口臭,永久除去口臭小窍门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
金句圣经名言(圣经箴言金句) 大家好,小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金句圣经名言,圣经箴言金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梦里花简谱双手(梦里花简谱) 大家好,小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梦里花简谱双手,梦里花简谱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麦迪逊广场花园打架(麦迪逊广场... 大家好,小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麦迪逊广场花园打架,麦迪逊广场花园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
支付宝卡通支付(支付宝卡通怎么... 大家好,小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支付宝卡通支付,支付宝卡通怎么用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
纪念日歌词陈慧琳(纪念日歌词) 大家好,纪念日歌词陈慧琳,纪念日歌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很难说你承诺了什么。...
荷花烟嘴中间绿色的是什么 吸烟... 荷花烟嘴中间的绿色是一根绿线,是烟的香线。这一根绿色的香线,可以提高过滤体系对烟气中有害成分的过滤程...
cf卡天空bug教学(cf卡空... 大家好,小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cf卡天空bug教学,cf卡空教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
去香港签证在哪里办理 如果要去香港之后准备去香港签证在哪里办理?准备港澳通行证去香港签证多少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去香...